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领导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,根据《出版管理条例》对编辑人员责任的相关规定,结合学校实际,制订编辑部意识形态管理细则。
1、强化政治意识,筑牢理论阵地
政治意识是媒体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素质。强化政治意识,关键是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、鲜明政治观点、严肃政治纪律的基础上,锤炼高度的政治敏锐性、鉴别力。作为一名编辑,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,切实发挥好编辑部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。
2、强化阵地意识,增强审校力度
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,必须堡垒坚固、攻防兼备。阵地意识,就是岗位意识、角色意识、责任意识,是编辑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备品格。作为编辑人员,要始终对自己的编辑工作能够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、守土负责。学报编辑部始终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位编辑,确保《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上每篇文章、每句话都科学、严谨,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。
3、加强学习意识,提高能力素质
编辑必须强化学习意识,学习党中央会议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把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科技、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最新发展列入学习范围,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。要坚持理论与实际、学习与运用、言论与行动相统一,把学习业务知识和学报编辑部发展结合起来。认真学习《出版管理条例》中的禁止内容注意事项、重大选题注意事项、地图相关出版注意事项、《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(2016)》《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(2019)》等。
4、树立常态意识,加强监控力度
学报编辑部要切实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的管理,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定期按时上报部门意识形态舆情监控情况,加强舆情监控力度,做到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。做好学报的编审工作,严把稿子质量关,层层落实编审工作的“三审三校”制度。
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
2020年1月4日